學術活動
建校70周年哲學社會科學“大家講壇”系列學術講座13:教育強國建設與高質量發展
2024-11-07
來源:社科處、教育學院 供稿:社科處、教育學院 點擊次數:時間:2024年11月7日14:00
地點:東一區B506
主講人:閔維方
主持人:薛海平
主辦單位:社科處、教育學院
主講人簡介:
閔維方,男,漢族,1950年10月出生,黑龍江齊齊哈爾人,中共黨員,1968年8月參加工作,1987年6月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畢業,研究生學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兼任教育經濟研究所所長。全面主持黨委工作,主管統戰工作,主管黨辦校辦,兼管基金會工作。閔維方現任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教育學院名譽院長、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教育經濟與管理專家組組長、《北京大學教育評論》編委會主任等職。
主講內容簡介:
本講座是建校70周年哲學社會科學“大家講壇”系列學術講座之一,由社科處、教育學院共同主辦。
本文首先根據國際慣例,從教育普及程度、教育質量水平、教育公平狀況、教育投入力度、教育國際影響力、教育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等六個方面,構建衡量一個國家的教育強國建設水平的指標體系,據此在衡量世界各國的教育強國建設水平的基礎上,進而從五個方面分析論證了教育強國建設是通過哪些機制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其中主要包括:教育強國通過提高人力資本質量和國家創新能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和經濟國際化程度,推動高質量發展;通過促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的協調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通過改善經濟分配結構,促進共享的高質量發展;通過促進經濟的綠色轉型,實現長期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因此,下一步應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快教育事業發展,進一步提高我國的教育強國建設水平,為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出更大貢獻。